腮腺恶性肿瘤的症状是什么?腮腺恶性肿瘤怎么治疗?

腮腺恶性肿瘤的症状是什么?腮腺恶性肿瘤怎么治疗?

腮腺恶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parotid gland)多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 以黏液表皮样癌 恶性混合瘤 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常见 占80%~90%。

目录

1.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腮腺恶性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腮腺恶性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腮腺恶性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5.腮腺恶性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腮腺恶性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

1.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腮腺恶性肿瘤发病原因不明。根据其类型不同 本病病理表现如下:

  1 黏液表皮样癌是较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 来自腮腺导管上皮 主要由表皮样细胞 黏液细胞和中间型细胞(基底样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高度恶性(低分化型)与低度恶性(高分化型)两型。高度恶性者以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为主 低度恶性者以分化成熟的黏液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为主 但此两型尚难以严格区分 中间型细胞可向表皮样细胞或黏液细胞分化发展。肿瘤有无包膜不定 故常浸润到周围组织而无明确界限。

  2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型腺癌 圆柱瘤 是涎腺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 但在腮腺并不常见。来源于腮腺上皮细胞 癌细胞主要为腺上皮细胞 似表皮的基底细胞 呈多边形 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团块或小梁 在团块中含有许多腺样小囊 小梁多为实性 常为肌上皮细胞所环绕。团块和小梁间被致密纤维间质所分隔成为分叶状。腺样小囊中含有黏液 在瘤细胞间的纤维组织有玻璃样变。

  3 恶性混合瘤和混合瘤恶变多数学者认为恶性混合瘤是由良性混合瘤恶变而来 病理可见一部分为良性混合瘤的结构 一部分为腺癌 鳞癌 或未分化癌的病变同时存在 两者之间可看到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移行转化的部分。恶性混合瘤呈现为基底细胞样细胞或多形细胞样细胞。癌肿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 生长缓慢 可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显微镜下如发现混合瘤中有微小坏死灶和出血灶 营养不良性钙化和基质骨化 玻璃样变 边缘浸润性生长 都应视为恶变的征兆。

  4 腺癌又称非特异性腺癌 系指组织学上具有程度不等的腺性分化 但又不能划归到某种组织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可能来自闰管的储备细胞。常发生于腮腺 为不规则硬性肿块 一般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腺癌组织形态复杂 有未分化的多边形细胞 或高分化的圆柱形细胞 异形性较明显。癌细胞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 有时腺管扩张形成微囊 其中含有黏性分泌物 腺癌属高度恶性肿瘤。

  5 腺泡细胞癌占腮腺恶性肿瘤的7.2%~19%。多发生于腮腺浅叶及尾部 局部破坏性小 为低度恶性肿瘤。肿瘤质地较硬 表面不光滑 分叶状 虽有包膜 较薄 但有的不完整 包膜内可见癌细胞浸润。癌细胞由腺泡样细胞 闰管样细胞 空泡细胞 透明细胞及非特异性腺细胞组成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癌细胞较大 多角形 胞质丰富 呈颗粒状或空泡状 核圆形 很小 居中 分裂象少见。

  6 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混合瘤的恶变 有时为原发于导管的鳞状细胞癌或低分化型黏液表皮样癌 尚无定论。多由导管上皮鳞状细胞化生而来 为高度恶性肿瘤。

2.腮腺恶性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对于.腮腺恶性肿瘤也是如此。腮腺恶性肿瘤细胞从腮腺侵入淋巴管 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 可形成转移癌。

3.腮腺恶性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各类腮腺恶性肿瘤分别有如下临床症状:

  1 黏液表皮样癌

  绝大多数黏液表皮样癌为低度恶性 生长缓慢 质硬 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活动 若肿瘤累及腺体以外组织则固定 并有疼痛 面瘫。2/3患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5年后1/3的患者有远处转移 15%发生面神经瘫痪 若诊断正确 治疗规范 其预后良好 其5年生存率可近于90% 10%患者则表现为高度恶性过程 低度恶性者复发率为15% 高度恶性者复发率为60%。

  2 腺样囊性癌

  癌肿呈圆形或卵圆形 大小2~4cm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其生长缓慢 病程较长 但局部破坏性较强 常沿神经扩展是其特点 故早期即有疼痛和面瘫 甚至疼痛很长时间后方查到肿块 40%有血行转移 晚期常有肺 骨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因其边界难以确定 致手术彻底切除困难 故术后甚易复发。

  3 恶性混合瘤和混合瘤恶变

  此类多由良性混合瘤恶变而来 其生长缓慢 可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 若在数月内肿物突然显著增大 质地变硬 并局部出现疼痛 麻木或面瘫时 应疑为恶变的可能 恶性混合瘤预后甚差 易向肺 脑转移 且多在发生转移的1年内死亡。

  4 腺癌

  腺癌常发生于腮腺 为不规则硬性肿块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易侵犯神经组织和血行转移到肺及骨质 本病预后较差 术后复发率高达67.2% 故术后应给予放射治疗 以减少复发 常见颈淋巴结转移(46.6%) 故术中应同时作选择性颈淋巴廓清术 腮腺腺癌5年生存率为45%。

  5 腺泡细胞癌

  此类临床表现与混合瘤相似 生长缓慢 病程长且无症状 约有1/3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侧腮腺 肿瘤质地较硬 表面不光滑 手术切除不彻底 常导致复发 一旦复发 再根治甚困难 患者多死于肿瘤局部蔓延或远处转移 5年生存率为80%左右。

  6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 晚期表面皮肤可发生溃烂 继发感染和出血 并累及面神经而面瘫 此类肿瘤约15%患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5年生存率为24%。

4.腮腺恶性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腮腺恶性肿瘤预防同其他肿瘤的预防有大致相同 即:

  1 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即是指我们呼吸的空气 喝的水 选择制作的食品 活动的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2 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 例如戒烟 合理饮食 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

  3 促进身体提高抵御癌瘤的免疫力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 锻炼和控制烦恼 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我们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

5.腮腺恶性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 本病常用如下诊断方法:

  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该方法具有简便 快速 安全 损伤少的优点 诊断符合率高 不仅可区别肿瘤的良恶性 还可确定其病理类型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可达64.7%~97% 与术后组织病理对照恶性肿瘤的符合率达82.8% 因取组织甚小 有时诊断难以确定。

  2 活体组织检查

  对腮腺恶性肿瘤 除已向皮肤破溃和晚期不能手术而又必须明确组织病理诊断者外 一般都不宜采用活体组织检查。

  3 腮腺造影

  该项检查适用于临床未能确诊者 造影可示肿瘤压迫所致的导管系统排列紊乱 导管扭曲 移位 中断以及腺泡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肿瘤侵蚀导管时造影剂外溢形成大小不一 点片状影等变化 此检查间接地反映了病变的存在 但对鉴别肿瘤的性质帮助不大。

  4 B型超声

  B超可作为腮腺肿块的常规检查 除可测定肿瘤的实际大小 发现直径1cm以下的肿瘤外 还可根据内部回声及其和周界的关系大致分辨其良 恶性。

  5 CT及MRI

  可确定肿瘤位置 大小 深浅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有无浸润等 特别对腮腺深叶肿瘤与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及其与颈部大血管关系显示较好 恶性者表现形态不规则 境界模糊 密度不均。

6.腮腺恶性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腮腺恶性肿瘤在饮食上有以下宜忌:多喝蘑菇汤 酸奶;多吃含高蛋白 维生素 低动物脂肪的易消化食物及新鲜水果 蔬菜。少吃薰 腌泡 油炸 过咸的食品;不吃辛辣 刺激 陈旧变质 油腻的食物;忌烟 酒。

7.西医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

  腮腺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放射治疗和化疗为辅。具体内容如下:
  一 手术治疗
  腮腺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应根据病变大小 病理类型 恶性程度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1 手术方法:有由前向后 先分离腮腺导管的方法和由后向前 先解剖面神经总干的方法2种。前法适用位于耳下的混合瘤 后法适用于腮腺前部的混合瘤。
  2 手术注意事项:
  (1)由于肿瘤包膜不完整及浸润性生长 常难以确定其边界 故首次手术时应在距肿瘤1cm以上将正常组织一并作广泛切除 将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措施。如切除不完全彻底 易于复发 虽再次手术 常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2)手术中忌切破肿瘤包膜 否则将使肿瘤组织外溢 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
  (3)如术中需作冰冻切片检查 应在肿瘤完全切除后 再切取组织送检。送检组织边界组织有无癌细胞 以确定切除范围是否完全彻底干净。
  (4)分离面神经时应在浅面沿其走向逐步分离 切忌在深面分离 切勿伤及面神经鞘膜。
  (5)遇有出血 应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轻拭血液 严禁用力摩擦止血及钳夹止血。
  (6)术中涉及面神经处理时 应根据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而定 不应单纯为了保留面神经而冒复发的危险 但术前亦应根据临床表现有所估计 以利手术进行。
  (7)面神经部分切除后可酌情在无张力情况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 或副神经近端与面神经周围吻合。对缺损较大者 可应用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移植。如面神经切除可同时用筋膜悬吊或咬肌转移 以及眼内眦 外眦缝合来改善畸形 恢复功能。
  (8)对低度恶性肿瘤 如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只要与面神经有一定距离 或面神经虽与肿瘤轻度粘连 但其间尚可分离 则应尽量分离保留。术中用液氮冷冻处理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 或术后给予放疗。
  (9)对颈淋巴结是否作颈淋巴廓清术意见不一 有认为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外 即使无肿大淋巴结亦应进行颈淋巴廓清术。也有认为颈淋巴廓清术仅适用于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并疑为转移者。但对高度恶性的腮腺癌(鳞癌 未分化癌 低分化腺癌 黏液表皮样癌) 其转移率较高 可作选择性颈淋巴廓清术。
  (10)如下颌骨与肿瘤有粘连 影像学诊断无骨质破坏。可行颌骨的局部切除;有破坏时则应将其与肿瘤一并切除。
  放射治疗
  放疗只作为综合治疗内容之一 为减少术后复发 对病理类型高度恶性者或手术不够彻底 疑有肿瘤组织残留者 面神经与肿瘤紧粘连而保留者 病期较晚者均可辅以放疗 可明显提高术后的生存率 减少复发率。手术后放射治疗宜早开始 最迟不得超过术后6周。照射野包括颅底及乳突 剂量宜达50~60Gy。
  化疗
  腮腺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不像恶性淋巴瘤和鳞状细胞癌 有系统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有效的药物包括顺铂 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5-FU) 多柔比星(阿霉素)等。化疗对腮腺肿瘤的有效率不高 仅作为综合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
  腮腺上皮性恶性肿瘤 除未分化癌 鳞癌 腺癌外 其他恶性程度较低的癌瘤 经过适当的治疗 常可获得一定的效果。